黄玉路
【介绍】:
见黄元御条。
【介绍】:
见黄元御条。
见《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七。即催生丹。见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即桑白皮,详该条。
阴阳学说内容之一。以属于阳性的事物,居于阴位而名。《素问·金匮真言论》:“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素问·阴阳离合论》:“天覆地载,万物方生……则出地者,命曰阴中
①见《南宁市药物志》。为岗梅根之别名。②见《广西中药志》。为冰糖草之别名。各详该条。
痧证之一。《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霍乱痧,痛而不吐泻者,名干霍乱,毒入血分也,宜放痧。新食宜吐,久食宜消,食积下结宜攻。痛而吐泻者,毒入气分也,宜刮痧;有痧筋则放,宜调其阴阳之气。须知肠胃食积,
脏腑惊证之一。出《小儿病源方论》。详脏腑惊证条。
见《福建中草药》。为小叶金花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证治准绳·女科》卷一。即补真润肠汤,见该条。
①出《神农本草经》。为徐长卿之别名。②出《本草经集注》。为银线草之别名。各详该条。
《证治准绳·幼科》集八方。炒扁豆、炒石莲肉(去心)、人参各一分,茯苓一钱半,炙甘草、白芷、黄芪(蜜炙)、炒木香各一钱,神曲二钱。为末,每服:婴孩一字;二岁至三岁半钱;四至五岁一钱,加大枣半斤,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