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黄液上冲

黄液上冲

病证名。指黑睛黄仁间积脓的病证。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又名黄膜上冲推云内推云。多因风热火毒外伤失治等引起。证见黑睛与黄仁之间下份,出现黄色或黄绿色脓液,有明显之脓平面,头眼剧痛,羞明难睁,抱轮红赤,泪热如汤,视力锐减。失治则脓液向上漫涨,甚者全掩瞳神,故名黄液上冲。重者可导致全眼珠灌脓失明。本症可见于凝脂翳瞳神缩小、真睛破损等病,相当于今之前房积脓。治宜祛风清热,泻火解毒,用通脾泻胃汤羚羊角饮子犀角地黄汤,酌加银花连翘蒲公英、败酱等清热解毒药物。

猜你喜欢

  • 饥不欲食

    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指感觉饥饿而又不想进食。病在胃、肾。有因胃虚有热所致者,宜六君子汤加黄连;有因肾阴虚,虚火乘胃者,宜六味丸加肉桂、五味子;亦有热病后余热未尽者,亦知饥不食,脉多虚大,可用人参白

  • 血鳖

    病证名。《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虚劳痼冷,败血杂痰而成血鳖。摇头掉尾,如虫之行,上侵入咽,下餂人肛,或附胁背,或隐胸腹,大则如鳖,小则如钱,宜羌黄汤。”参见瘕、鳖瘕条。

  • 桂附八味丸

    即肾气丸,见该条。

  • 温邪上受

    指外感温热病的感受病邪由口鼻而入。肺居上焦而开窍于鼻,温邪的发病规律多从肺开始,出现发热、头痛、恶风寒、汗出、口渴、或咳嗽、脉浮数等证候。《温热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

  • 东瓜

    出《瀛崖胜览》。即冬瓜,详该条。

  • 虫吐

    病证名。指蛔虫所致的呕吐。《医学入门》卷五:“虫吐时常恶心,胃口作痛,口吐清水,得食暂止,饥则甚者,胃中有蛔也。”治宜和胃驱虫。可用二陈汤加苦楝根、使君子、白术、乌梅、槟榔等。参见吐蛔条。

  • 寒积

    病证名。指寒邪留积于里。《证治准绳·杂病》:“寒积,热取之,鸡爪三棱丸、硇砂煎丸、红丸子。”《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寒积,感伤寒冷成积,腹中疼痛,必以手重按,或将物顶住稍可,口吐清水也

  • 舒张押手法

    押手法之一,又称撑开押手法。是将左手拇、食二指平放于穴位上,然后分开两指,使穴位处皮肤绷紧以便进针的押手方法。主要使用于皮肤松弛或皱摺处(如腹部)的穴位。

  • 精宫

    经穴别名。《医学入门》:“精宫,专主梦遗,十四椎下各开3寸。”所指即志室穴。

  • 读伤寒论心法

    见伤寒论注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