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五脏论
书名。见《崇文总目》。1卷,已佚。
书名。见《崇文总目》。1卷,已佚。
出《神农本草经》。即卤碱,详该条。
即温阳利湿,详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灯盏细辛之别名,详该条。
《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二方。制大黄五两,车前子二两半,槟榔、郁李仁、火麻仁、菟丝子、牛膝、山药、山茱萸各二两,枳壳、防风、独活各一两。为细末,炼蜜为丸。治风痱,缓则四肢不举,成一臂不遂,或左瘫右
病证名。即肾泄。《药症宜忌》:“肾泄,即五更及黎明泄泻者是也。亦名大泻泄。属命门真火不足。”详该条。
见《中药志》。为五灵脂之别名,详该条。
见《医学纲目》卷十七。即朦昧。详该条。
见《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卷二十七。即加味肾气丸,见该条。
宋代医官职称,隶属于翰林医官院,系一般下级医官职务,官阶从八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病名。见《景岳全书·杂证谟》。又名真中风。详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