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南北朝时期北齐医生。一作山提。撰《杂药方》10卷,已佚。
【介绍】:见何游条。
参见痘疹论条。
儿科著作。2卷,补编1卷。清·吴宁澜撰。刊于1812年。上卷鞠养类,论述新生儿的一些护理营养事项,如拭口、洗儿、断脐、灸脐等;下卷及补编为胎疾类、杂症类及疮疡类,分别对婴幼儿各种病症的诊治作了简要介绍
①出《备急千金要方》。即胡麻花,详该条。②出《千金方》。为麻花之别名,详该条。
奇经八脉之一。见《素问·刺腰痛论》。其循行路线,据《奇经八脉考》载:“阴维起于诸阴之交,其脉发于足少阴筑宾穴……上循股内廉,上行入少腹……循胁肋……上胸膈挟咽,与任脉会于天突、廉泉,上至顶前而终。”本
病名。出《疡医大全》卷二十七。即涌泉疽。见该条。
经外奇穴名。《肘后备急方》:“治卒中急风,闷乱欲死方……不能语者,灸第二槌(椎)或(《太平圣惠方》作及)第五槌上五十壮。”近代《经穴治疗学》列作奇穴,名中风不语穴。位于后正中线,第二胸椎及第五胸椎棘突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虎口疔。见该条。
面颊上的微窝,俗称酒窝或笑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