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鹳口疽

鹳口疽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四。又名锐疽尾闾发。此证生于尻尾骨(即尾骨)尖处,由三阴亏损,督脉经浊气湿痰流结而成。初起形似鱼肫(chún音纯,即鱼胞),色赤坚痛,溃破后口若鹳咀,朝寒暮热,夜重日轻。溃出稀脓流则不止为虚;流稠脓或鲜血为实,均易发展成漏。初起宜滋阴除湿汤以和之;已成不得内消者,用和气养荣汤以托之;气血虚弱,溃而敛迟者,滋阴保元汤以补之。若失治久不敛,宜服先天大造丸,促其收敛。外治根据病情,参用痈、疽、肿疡溃疡治法

猜你喜欢

  • 脏度

    五度之一。出《素问·方盛衰论》等篇。即测度脏腑的坚脆、大小、位置,以及功能虚实情况。《灵枢·本藏》记载颇详,但限于历史条件,其中有些不免穿凿臆测,应予正确对待。

  • 远者偶之

    用药法则。指病在下部深远的,或病程较长的,以作用复杂的方药治之。《素问·至真要大论》:“近者奇之,远者偶之。”张景岳:“远者为下为阴,用其重而急也。”

  • 痹论篇

    《素问》篇名。痺者,闭也,为血气凝涩不行之病,多由风、寒、湿三气杂至,壅闭经络所致。本篇对于痺之成因、病理、分类、证候、治法等各方面,作了系统的论述,故名。

  • 竹丝鸡

    见《陆川本草》。为乌骨鸡之别名,详该条。

  • 下陵

    见足三里条。

  • 鱼翔脉

    七怪脉之一。脉搏似有似无,如鱼之翔泳状。

  • 王勋臣

    【介绍】:见王清任条。

  • 津脱

    大汗亡阳。《灵枢·决气》:“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张景岳注:“汗,阳津也。汗大泄者津必脱,故曰亡阳。”

  • 集验良方

    见集验良方拔萃条。

  • 雷允上

    【介绍】:清医家。名大升,号南山。江苏吴县人。内阁中书雷嗣源之子。自幼习儒,工诗,善琴,尤精医学。乾隆元年(1736年)举鸿博不就而隐于医,治病多良效,尤精于丸、散、膏、丹之配制,为时所重。创设雷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