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高等针灸学讲义

高等针灸学讲义

书名。系张俊义、缪召予等参考日本延命山针灸专门学院及东京针灸医学研究所编的讲义编译而成。共六册。包括解剖学、生理学、诊断学、消毒学、经穴学、孔穴学、针治学、灸治学、病理学等。本书是用现代医学整理针灸的一部较系统的专书。对于人神禁忌学说进行了批判,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西医学的汇通。但书中不介绍经络学说及中医理论。1931年上海东方针灸学社出版。

猜你喜欢

  • 卞嘉甫

    【介绍】:见卞大亨条。

  • 干燥。《灵枢·寒热病》:“皮寒热者,不可附席,毛发焦,鼻槁腊。”

  • 足太阳

    十二经之一。出《灵枢·经水》。即足太阳膀胱经,见该条。

  • 上鼠疽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上搭手。见该条。

  • 藏药标准

    民族药学专著。西藏卫生局等编。全书分3册,第三册待出版。第一、二册合编。共收药物174种,方剂290个。药物部分记载药物的性状、鉴别、炮制、性味、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注意事项及贮藏等内容。方剂部分

  • 广橘

    见《中国树木分类学》。为甜橙之别名,详该条。

  • 吴群

    【介绍】:三国时蜀国医家。据史料记载,著有《意医纪历》1卷,现已不传。

  • 解颅

    病证名。又名囟开不合。指小儿到一定的年龄,囟应合而不合,头缝开解,囟门较正常儿为大的病态。一般矢状缝及其他头骨缝大都在6个月时骨化。前囟的斜径,在初生时约2.5厘米,到12~18个月时闭合。后囟在初生

  • 足跟发

    病名。出《外科活人定本》卷一。此症生于脚跟之上,由于涉水或远行伤筋或湿热流注所致。初起易忽视,先痒后疼,肿痛成脓,则终年不敛,脓水淋漓。治宜早期用艾灸,若不愈则用万灵膏、生肌散敷之。痒时用椒盐汤洗,内

  • 火烧草

    见《履岩本草》。为佛甲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