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马莳(shī 时)

马莳(shī 时)

【介绍】:

明代医家。字玄台或元台(一说字仲化),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他根据班固《汉书·艺文志》记载《黄帝内经》十八卷以及《素问离合真邪论》所载“九针九篇”的说法,认为《内经》应分为《素问》、《灵枢》各九卷,并认为王冰等人的注解卷数与古书记载不合,《灵枢》文字古奥,自古无注,于是对《素问》、《灵枢》重新分卷,加以注解,编注成《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及《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最早全注本)各九卷。前者的注释错误较多,无何发明;后者的注释较好,尤其是经络穴道方面较为详明,多为后世医家所参考。

猜你喜欢

  • 缪刺论篇

    《素问》篇名。缪刺,针刺法之一,以其与经刺法有不同之处,故名。凡病在经脉,则刺其经穴,是谓经刺(又名巨刺);病在络脉,则刺其皮络,是谓缪刺。本篇主要论述各经络脉发病所采取之缪刺方法。

  • 经行环腰痛

    病证名。指经行时环腰疼痛,经后即消失的病症。多因肝郁气滞,带脉拘急。症见环腰作痛,月经量少,经行不畅,少腹急迫。治宜疏肝气、缓带脉。方用宽带汤(《傅青主女科》)加元胡、郁金、牛膝、香附。

  • 蕲蛇药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斑叶兰之别名,详该条。

  • 心合脉

    五脏与五体相合,心主要是联系脉。《素问·五脏生成篇》:“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类经》:“心生血,血行脉中,故合于脉。”参见心主血脉条。

  •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

    壮族医疗法专著。黄瑾明等根据龙玉乾祖传经验整理而成。本传着重介绍壮医药线点灸法的特点、腧穴的体表定位法、取穴原则、施术要点以及在内、外、妇产、儿、皮肤、五官等科的临床应用。1986年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

  • 蔡道明

    【介绍】:见蔡谟条。

  • 妊娠患淋

    病证名。出《经效产宝》。即子淋。详该条。

  • 增订医方歌诀

    见王旭高医书六种条。

  • 阴寒小便不利

    小便不利证之一。见《症因脉治》卷四。因寒湿搏于经络者,小便不利而兼见骨节烦痛不得屈伸,汗出短气,恶风,身微肿,脉濡缓。宜用甘草附子汤、术附汤等方。因寒湿内结者,属少阴病,症见小便不利,腹痛,四肢沉重,

  • 疳积酿泻

    出《证治准绳·幼科》。即疳泻。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