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香砂养胃汤

香砂养胃汤

①《增补万病回春》卷二方。炒香附砂仁苍术(米泔浸炒)、厚朴(姜汁炒)、陈皮茯苓(去皮)各八分,人参木香各五分,白术一钱,白豆蔻仁七分,炙甘草少许。为粗末,加生姜大枣,水煎服。治脾胃不和,不思饮食,口不知味,痞闷不舒。若脾胃寒,加干姜官桂;肉食不化,加山楂草果;米粉面食不化,加神曲麦芽;生冷瓜果不化,加槟榔、干姜;胸腹饱闷,加枳壳莱菔子大腹皮伤食胃脘痛,加木香、枳实益智仁;伤食泄泻,加干姜、乌梅、白术;伤食恶心呕吐,加藿香丁香半夏、乌梅、干姜。②《杂病源流犀烛·身形门》卷二十七方。香附、砂仁、木香、枳实、豆蔻仁、厚朴、藿香各七分,白术、陈皮、茯苓、半夏各一钱,甘草三分,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水煎服。功能调养脾胃。治饮食不消成痞。

猜你喜欢

  • 鸡脚叉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鹅掌金星草之别名,详该条。

  • 咽喉红肿

    病证名。为咽喉疾患之常见症状。多因肺胃火炽,薰灼咽喉,或血分伏火上攻所致。症见喉关或内或外,红肿疼痛,或有口臭、口干苦、便秘溲黄等。治宜清解热毒,凉血消肿。方用清咽润燥汤、银翘散或犀角地黄汤等加减。若

  • 资生肾气丸

    见《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卷二十七。即加味肾气丸,见该条。

  • 天龙

    ①见《本草纲目》。为蜈蚣之别名。②见《饮片新参》。为壁虎之处方名。各详该条。

  • 素女经

    房中类著作。成书年代及作者均不详。首见唐·甄权《古今录验方》所引,唐·王焘《外台秘要方》转录。书中通过黄帝与素女、高阳负问答形式,主要叙述房中禁忌及四时补益等内容。《隋书·经籍志》著录有《素女秘道经》

  • 身热

    指全身发热的症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胜则身热。”亦有阳气虚衰而见身热者。《素问·刺志论》:“气虚身热,此谓反也。”详发热条。

  • 虚烦不得卧

    外感不得卧之一。因外感热病发汗太过,或误下伤里,或妄用吐法而致。《症因脉治》卷三:“身表已纯,口虽作渴,不能消水,二便清利,神气懒怯,时时欲睡,时时惊醒,此虚烦不得卧之症也。”如脉见空大者,宜补中益气

  • 手太阳经筋

    十二经筋之一。《灵枢·经筋》:“手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结于腕,上循臂内廉,结于肘内锐骨之后,弹之应小指之上,入结于腋下;其支者,后走腋后廉,上绕肩胛,循颈,出走太阳之前,结于耳后完骨;其支者,入耳

  • 弓反里形

    小儿指纹诊法十三指形之一。详十三指形条。

  • 徐士明

    【介绍】:见徐道聪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