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463~1539【介绍】:明代医家。字省之,别号石山。安徽祁门人。父亲汪渭(公望)是当地名医。他随父行医几十年,成为当代名医。编著有《石山医案》、《医学原理》、《本草会编》(佚)、《读素问
白苔而舌体干硬的舌象,为痰火壅结,或热邪传入阳明,胃津耗损所致。宜速下之,佐以甘寒生津(见《伤寒舌鉴》)。
拔罐术语。指拔罐后将火罐除去之意。起罐时常先用手指按压罐口边的皮肤,另以一手将罐体略向对侧扳动,使罐口与皮肤间形成一个孔隙,让空气进入罐内,火罐就可松脱。惟起罐时,用力宜轻缓,以免损伤皮肤。
即辟谷。见该条。
【生卒】:?~868【介绍】:唐末医生,曾任待诏、翰林医官。与康仲殷合作治疗同昌公主久患重疾,公元868年公主由于久治不效而死亡。懿宗竟将韩宗绍、康仲殷杀害。并收捕其亲族三百余人,系京兆府治罪。当时宰
【介绍】:宋代医生。生平不详。著《婴孩病源论》1卷,已佚。
《证治准绳·女科》卷四方。炒续断、杜仲各二两半,川芎、独活各三两,五加皮、狗脊、萆薢、芍药、诃子肉各四两。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先服五加皮散,后服此药,每服四十丸,空腹酒送下,日三次。治妊娠腰痛
食疗著作。4卷。明·赵南星撰。刊于1620年。本书选录《本草纲目》中可供食用的药物约200种编成。内容无新的补充和发挥。
病名。见《奇效良方》卷六十二。指喉疾状如蜂者。多由痰毒邪火,上冲咽喉所致。《咽喉经验秘传》:“蜂子毒或在脸腮痒烂,或在喉间舌下作臖,色黄如蜂。”治宜解毒泻火,可选用黄连解毒汤、清胃散等加减。
阴阳相乘脉象。浮滑洪数一类的阳脉,出现在属阴的尺部,称阳乘阴。《难经·二十难》:“脉居阴部而反阳脉见者,为阳乘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