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食咳

猜你喜欢

  • 奇病治法三百种

    书名。陈景岐编。刊于1935年。陈氏汇集古今书籍中各种奇病诊治验案300余种,每病一则,注明病名和医者姓名。选案中有治愈不常见疾病的特效简易方。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但所记述大多为传奇式治案,须分析对待

  • 六气感证要义

    书名。清·周岩撰于1898年。作者认为外感病证的病因不出风、寒、暑、湿、燥、火六气,遂依次分述风、中风、寒、中寒、暑、风温、湿、风湿、湿温、燥、火等多种病证。于六气的每一外感病证,先集说,次方解,集诸

  • 肩垂背曲

    背曲肩随的别称。《临证指南医案·肩臂背痛》:“背为阳明之府,阳明有亏,不能束筋骨,利机关,即肩垂背曲。”详见背曲肩随条。

  • 循法

    刺法名。指入针后,用手指于针刺穴位所在之经络上下推循以促使得气的方法。《针经指南》:“循者,凡下针于属部分经络之处,用手指上下循之,使气血往来而已。”《针灸问对》:“下针后,气不至,用手上下循之,假如

  • ①丧失、耗伤。《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②交争、相争。《素问·脉解》:“阴阳内夺,故目无所见也。”③削弱。治郁病法之一,或吐、或伐、或泻,张景岳称之为“三夺”。《素问·至真要大

  • 王氏医案绎注

    书名。10卷,附录1卷。清·王士雄撰,石念祖绎注。刊于1919年。本书集王氏医案详加注释。分析病情,辨明病所。原案中有漏叙脉象、病情、方药分量等情况,石氏绎注时,凭个人分析予以酌情补入。其目的是为了帮

  • 婴童百问

    儿科著作。明·鲁伯嗣撰。10卷。约刊于15世纪(明初)。本书将有关婴幼儿的初生养护及病候诊治等列为100个问题,对于多种儿科病证的致病原因及治法方药等均有较详细的阐述。作者能融会众说,自成一家,取材比

  • 吐黑水

    证名。见《寓意草·面议倪庆云危症再生治验》。《张氏医通》卷四:“黑水为胃底之水,此水且出,则胃中之津久已不存。”

  • 偏骨

    经穴别名。出《循经考穴篇》。即肩髃。见该条。

  • 旺胆消酒汤

    《辨证录》卷七方。柞木枝、栀子、桑白皮、茯苓各三钱,白芍药一两,竹叶一百片,泽泻二钱。水煎服。治酒疸,心中时时懊憹,热不能食,尝欲呕吐,胸腹作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