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陈冶愚

陈冶愚

【介绍】:

陈邦贤条。

猜你喜欢

  • 颊车

    ①经穴名,代号sT6。出《灵枢·经脉》。别名曲牙,机关、鬼床、齿牙。属足阳明胃经。位于面部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咬肌附着部,用力咬牙时,当咬肌隆起处是穴。(《针灸甲乙经》)。一说在“耳后坠下三分”(《扁

  • 野鹤嘴

    见《广西中药志》。为莲生桂子花之别名,详该条。

  • 穴位

    俗称穴道。《内经》名腧(俞、输)、气穴。《针灸甲乙经》又名孔穴。即腧穴。俞有输注的含义,穴有空隙的意思。为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处所。它通过经络与脏腑密切相关,可反应各脏腑生理或病理的变化,也可接

  • 治崩三法

    指治疗血崩常用的三个基本治则。《丹溪心法附余》:“经血暴下,久而不止,谓之崩中。治法初用止血,以塞其流;中用清热凉血,以澄其源;末用补血,以复其旧。若止塞其流,不澄其源,则滔天之势不能遏;若止澄其源,

  • 尺肤热

    证名。指两手肘关节下至寸口部分的皮肤有发热感觉,即尺热。《灵枢·论疾诊尺》:“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类经·脉色类》:“尺肤热者,其身必热,脉盛躁者,阳邪有余,故当为温病。”参见发热、尺热条。

  • 汪天相

    【介绍】:见汪副护条。

  • 僧智缘

    【介绍】:北宋医僧。随州(今湖北随县)人。1063年(嘉祐末年)被召至京师,住相国寺。常常以诊脉推断人的贵贱祸福,是为唯心主义的太素脉之始。

  • 天平一枝香

    见《药材学》。为大戟之别名,详该条。

  • 资脉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瘈脉。见该条。

  • 与囟、顖通。详囟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