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又称风泄,见《医学入门》卷四。详风泄条。
经穴名。在头部者,称头临泣;在足部者,称足临泣。同属足少阳胆经。见各该条。
见《中医方药学》。为水蛭之别名,详该条。
见《修订增补天宝本草》。为杏叶防风之别名,详该条。
眼科病证。见秦伯未《中医临床备要》。即状如鱼胞。详该条。
病证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四。亦名赤白沥、赤白漏下、妇人下赤白沃等。指阴道流出似血非血、红色夹有白色粘液,连绵不断者,称为赤白带下。多因肝郁化热,脾虚聚湿,湿热下注,伤及冲任,夹杂胞络之血所致。治宜
证名。指患者语言重复,语声低弱,若断若续的危重症象。多见于疾病晚期,因正气虚衰,精神散乱,以致神识不清,不能自主。《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伤寒绪论》
经穴名。代号KI2。出《灵枢·本输》。别名龙渊,然骨。属足少阴肾经。荥(火)穴。位于足内侧缘,舟骨粗隆下缘凹陷处。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末支及足底内侧神经,并有足底内侧动脉及跗内侧动脉分支通过。主治喉痹,
头部的后方。
见经络感传现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