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阴烂

阴烂

病证名。见王世雄《潜斋医学丛书简效方》。指外阴溃烂。用煅牡蛎、飞滑石、煅蚌蛤、人中白、煅龙骨冰片,共研末局部上药。参见阴蚀条。

猜你喜欢

  • 鱼腹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循经考穴编》作鱼肠。即承山,见该条。

  • 瘰疬风

    病名。多由患舌疳而舌肿起,如豆,如菌,渐如莲花,绵溃久不愈,甚则穿透舌体和腮部,所食之汤水皆漏出。谓之瘰疠风(《喉科指掌》卷三)。参见舌疳条。

  • 甜梗子

    见《四川中药志》。为芦根之别名,详该条。

  • 心中懊憹

    证名。简称懊憹。又名心中懊恼。指心胸烦热,闷乱不宁之状。多由外感热病误治,邪热留于胸膈,扰及胃腑;或因湿热内蕴所致。《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覆颠倒,心中懊憹

  • 星月聚散

    病证名。见清·佚名《眼科统秘》。即聚开障。详该条。

  • 大金不换

    见《广东中草药》。为大金牛草之别名,详该条。

  • 称筋散

    见《云南中草药》。为狗筋蔓之别名,详该条。

  • 螺丕草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马蹄金之别名,详该条。

  • 大力王

    见《南京地区常用中草药》。为飞廉之别名,详该条。

  • 病证名。详厥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