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病因和病理均属热而表现出寒的假象。参见真热假寒条。
见《青海药材》。为益母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赤皰之别名,详该条。
蒂中(小舌)之别称。《杂病源流》卷二十四:“以喉花即为蒂中。”即指悬雍垂。详悬雍垂条。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卷柏之别名,详该条。
【生卒】:约1727~1787【介绍】:清代喉科名医。字纪元,号梅涧。歙县(今属安徽)人。世医出身,其家从先祖起知医者,代不乏人。其父郑于丰(字绥年,号认斋)在外经商时,遇福建人黄明生,精于喉科,经几
出《开宝重定本草》。即黄药子,详该条。
出《海上名方》。即地椒,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生。撰有《大成全书》,已佚。
胃分泌的液质,与胃阳相对而言。胃阴胃阳互相为用,共同维持正常的纳食化谷功能。《临证指南医案·脾胃》:“知饥少纳,胃阴伤也。”温热病热盛肺胃,易致胃阴亏耗,出现烦渴,咽干,便秘,舌红少苔,脉细数等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