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虎口疔。见该条。
大便的别称。详该条。
病名。指病邪直中阴经的虚寒证。见《通俗伤寒论·阴证伤寒》。分寒中太阴、寒中少阴、寒中厥阴三类。寒中太阴用胃苓汤、附子理中汤等方;寒中少阴用真武汤、附姜白通汤等方;寒中厥阴用当归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等方。
见《本草纲目》。为伏龙肝之别名,详该条。
①泛指五腧穴中的腧穴。《灵枢·九针十二原》:“所注为腧。”②指五脏之背腧。《灵枢·背腧》:“愿闻五脏之腧。”
【生卒】:十七至十八世纪【介绍】:清代医生。字履中,号适庐老人,江苏云间(今上海市松江县)人,生平事迹未详。他根据一种古本《难经》,加以摘注而著成《古本难经阐注》一书。
朝医方书。元持常编于1928年。分内、外两篇。内篇载太阳、太阴、少阳、少阴四象辨症、四象经验、四象脏腑全身疗在图。四象人用药266种;外篇载四象方剂219个,附验方66个。现有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卫生局、
运气学说术语,见《类经图翼》。阴干所统之年岁运不及,虽司天之气为岁运所克胜,但由于岁运不及,其气衰弱,不能克胜司天之气,于是司天之气不受克而得主其政,称为“得政”。如乙巳年金运不及,虽司天的厥阴风木为
见腹结条。
【介绍】:南北朝时期北齐医生。曾任太医、尚药典御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