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西本草选编》。为救必应之别名,详该条。
男性尿道口。《寓意草》:“其实漏病乃精窍之病。”
出《史记·扁鹊列传》。泛指病邪所积聚之处。
见《青海药材》。为车前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即撞刺生翳外障。详该条。
见中国医学入门丛书条。
五输穴名。指五输穴中的井穴和荥穴。《素问·水热穴论》:“冬取井荥。”张隐庵注:“夫井,木也,木生于水,故取井木以下阴气,易使其发生而上逆也;荥,火也,故取荥穴以实阳气,乃助其伏藏也。盖冬令闭藏,以奉春
病证名。《嵩崖尊生书》卷十二:“吐泻发斑由胃虚无根之火游行于外,此症不妨,但可补,不可泻;可温,不可凉。”
见《四川中药志》。为扁担杆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大黄之处方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