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锁喉毒

猜你喜欢

  • 大病后虚汗

    证名。出《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指大病后因体虚而多汗。参病后多汗条。

  • 肠痔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四:“肛边肿核痛发寒热而血出者,肠痔也。”即肛门周围脓肿而伴有恶寒发热者。参见肛门痈条。

  • 蒋用文

    【生卒】:1351~1424【介绍】:明代医家。名武生。江苏句容人。家中几代当医官。他继承家学,曾任太医院御医、院判等官职。在医学上,遵崇李杲、朱震亨学说,治病不拘守古方,而求病本,疗效较好。著有《治

  • 裹脐法

    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五。新生儿断脐后用绷带裹扎脐部的方法。

  • 睛动

    病证名。又名目睛瞤动。清·余梦塘《保赤存真》卷四:“目为肝窍,肝藏血,血不足则肝火内生,故睛动。”治宜四物汤以益其血,加柴胡、山栀以清其肝,使阴血内荣则虚风自熄。若因肝经血燥而致者,用六味地黄丸,以滋

  • 舌鉴辨正

    舌诊著作。2卷。清·梁玉瑜传,陶保廉录。书成于1894年。据本书凡例记载:“四川万县王文选所刻《活人心法》四册,内有《舌鉴》。据云:合张(登)氏一百二十舌,《薛氏医案》三十六舌,梁邑段正谊瘟疫十三舌,

  • 水白菜

    ①见《草药手册》。为山梗菜之别名。②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龙舌草之别名。各详该条。

  • 风寒湿痹

    病证名。见《圣济总录》卷二十。因风寒湿三气杂至,使气血郁滞所致的身重而痛,四肢拘挛,甚则走注疼痛,或手足麻木等。治宜祛风、散寒、利湿。用石顽改定三痹汤、蠲痹汤等方。参见三痹条。

  • 霉菌性阴道炎

    病名。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阴道炎。临床表现外阴奇痒,甚至溃烂疼痛,白带量多呈凝乳样,阴道壁有白色伪膜覆盖,擦掉后可见粘膜发红等症。治疗以阴道局部冲洗上药为主,如用细叶香薷蒸馏液,或一枝黄花(《中草药通讯

  • 伤寒辨舌世验精法

    见撰集伤寒世验精法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