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针灸著作。又名《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简称《铜人经》或《铜人》。3卷。宋·王惟一撰。原书在1027年由宋医官院木板刊行,并刻于四壁石碑上,同时补入《穴腧都数》1卷。书名“铜人”,系在编此书的同时,由王惟一等铸制了我国最早的一具针灸铜人型而得名。书中列举手足三阴三阳经脉和督、任二脉的循行和腧穴,参考各家学说予以订正。本书附经脉腧穴图,作者并对《灵枢·经脉》的原文作了注释。由于此书内容简明扼要,颇为后世医家所重视。原刊本及石刻碑早佚,现存系经明人重刊的三卷本和经金人闲邪瞆叟于1186年(大定二十六年)改编的五卷本。后者曾补入了一篇“针灸避忌太一之图”,并改名《新刊补注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建国后有影印本。

猜你喜欢

  • 水蜡烛实

    见《广东新语》。为蒲棒之别名,详该条。

  • 凌奂

    【介绍】:清末医家。字晓五,号维正,又号晓邬,自称折肱老人。归安(今浙江吴兴)人。撰有《医学薪传》、《饲鹤亭集方》(以上又合称《吴兴凌氏二种》,1892年刊行)、《外科方外奇方》、《凌临灵方》;另增订

  • 竻角强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露兜竻蔃之别名,详该条。

  • 腹痈

    病名。出《保婴撮要》卷十三。即腹皮痈。见该条。

  • 茅盔花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白茅花之别名,详该条。

  • 拒按

    按诊的症状。指疼痛部位因按压而痛增。属里实证。《景岳全书·杂证谟》:“痛有虚实,……辨之之法,但当察其可按者为虚,拒按者为实。”多用于胸腹部。

  • 拳衡

    【介绍】:元代医僧。号忠顺药师。江西德兴烧香院僧人,1323年(至治三年)任五省采药使。

  • 青瘕

    病名。八瘕之一。《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青瘕聚在左右胁下,藏于背膂,上至肩胛,其苦腰下急痛,腹下气冲,面色黄,四肢肿,二便难,喜唾涎,不可多食。”《类证治裁·痃癖癥瘕诸积论治》:“青瘕

  • 平气散

    《卫生宝鉴》卷十二方。青皮(去白)、鸡心槟榔各三钱,大黄七钱,陈皮(去白)五钱,白牵牛子(半生,半炒,取头末)一两。为末,每服三钱,生姜煎汤调下。治湿热而致的腹胀喘满,大小便涩滞。

  • 肾死脏

    肾脏真气已绝的脉象。肾脉当沉而反躁动,轻按之坚实,重按之乱如转丸,尺部更为明显。《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肾死脏,浮之坚,按之乱如转丸,益下入尺中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