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针药罐法

针药罐法

拔罐法之一。是针罐法药罐法结合的一种拔罐方法。常用于治疗风湿痛等。

猜你喜欢

  • 小儿风毒

    病证名。《幼科类萃》:“(小儿)风毒者,因惊风之后,风从气行,血从气使,毒气蓄于皮肤,流结而为肿毒,遂成顽核赤色,多在腮颊之间,或耳根骨节之处,重者成痈成疖,谓之遁毒风,宜以百解散(甘葛、升麻、赤芍、

  • 寒热往来

    证名。见《诸病源候论·冷热病诸候》。亦称往来寒热。指忽寒忽热,寒与热互相往来,一天可发作数次。《类证活人书》:“往来寒热者,阴阳相胜也。阳不足则先寒后热,阴不足则先热后寒。”如见于伤寒发病过程中,多伴

  • 野巴戟

    见《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为绒毛鸭脚木之别名,详该条。

  • 清金解毒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方。生乳香、生没药、甘草、黄芪、玄参、沙参、牛蒡子、贝母、知母各9克,三七末6克(冲服)。水煎服。治肺脏损烂,或将成肺痈,或咳嗽吐脓血者,兼治肺结核。若将成肺痈者,去黄芪,加金银花9

  • 目青

    病名。指“目之白睛变青蓝色者”(《张氏医通》卷八)。即白睛青蓝,详该条。

  • 涌泉痈

    病名。即涌泉疽。见该条。

  • 齿龈结瓣

    齿龈红肿如瓣状。常伴有齿龈出血、疼痛或溃烂,口腔有秽臭气味。为热毒内攻、胃火炽盛之证(见叶天士《外感温热篇》)。

  • 温疫发斑

    病证名。又名时气发斑、时疫发斑、温毒发斑。《瘟疫论补注·发斑》:“温疫发斑,寒热虚实皆有之,重者二三日便见,轻者五六日方出,淡红稀小者吉,稠密紫赤者凶。必察元气虚实,脉之有力无力。欲出未出,葛根升麻汤

  • 钉脑疔

    病名。出《疡医大全》三十四卷。疔疮生于太阳穴附近者。证治同疔疮。

  • 阳溪

    经穴名。代号LI5。出《灵枢·本输》。别名中魁。属手阳明大肠经。经(火)穴。位于腕关节桡侧,拇指上翘时,在拇长伸肌腱与拇短伸肌腱之间凹陷中;或以两手虎口交叉,当拇指尽处是穴。布有桡神经浅支,头静脉、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