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金匮钩元

猜你喜欢

  • 黄尖红根舌

    舌前半部黄苔、后半部分舌质红色。若舌尖黄苔较少,为热邪初传胃腑;亦有表证未尽者。若舌苔黄较多,红根较少,多为湿热之候,常见于瘟疫初起(见《伤寒舌鉴》)。前者以清胃热为大法,后者宜清热化湿。

  • 鸡肠风

    见《中药志》。为巴戟天之别名,详该条。

  • 蔷薇果

    见《东北植物药图志》。为刺莓果之别名,详该条。

  • 肉桂散

    即黑神散第一方,见黑神散条。

  • 鬼疙草

    见《河南中草药手册》。为鹿角草之别名,详该条。

  • 杭菊

    见《药物生产辨》。为菊花药材之一种,详菊花条。

  • 嫩双钩

    见上海中医学院《中草药学》。为钩藤之处方名,详该条。

  • 月色皆浓

    病证名。见清·黄惠然《黄乔嶽眼科全集》。谓目至黄昏则视物不清,参见目常日夕昏条。

  • 金门

    ①经穴名。代号BL63。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关梁。属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之郄穴。位于足外踝前下方,当骰骨外侧凹陷处。布有足背外侧皮神经,深层为足底外侧神经;并有足底外侧动、静脉通过。主治头痛,眩晕,

  • 格阳喉痹

    病名。《景岳全书·杂病谟》卷二十八:“格阳喉痹,由火不归元,则无根之火,客于咽喉而然。其症上热下寒,全非火证。凡察此者、但诊其六脉微弱,全无滑大之意,且下体绝无火证,腹不喜冷即其候也。”俗称上热下寒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