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磁石之处方名,详该条。
见《景岳全书·新方八阵》卷五十一。即滋阴八味丸作汤剂,治证同。见滋阴八味丸条。
病名。出《五十二病方》。即金创。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出《外台秘要·崔氏别录》,所述取穴法繁复。《针灸聚英》认为:“合太阳行背二行膈俞、胆俞四穴。”今多从之。主治痨瘵,咳嗽,喘息,虚弱羸瘦等。艾炷灸7~15壮。
见《本草纲目》。即桐油,详该条。
证名。见《医宗必读》卷六。即目昏。详该条。
病证名。见清·王子固《眼科百问》。属鱼子石榴证。详该条。
病名。出《仙传外科秘方》。指生于颈后天柱穴处的痈或有头疽。因邪热结毒上攻而发。证见寒热疼痛,四畔焮赤肿硬,连于耳项。宜急托里,以防热毒入脑。参见有头疽条。
见《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即鬼灯笼,详该条。
见《西藏常用中草药》。为螃蟹甲之藏族语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