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外科大成》卷二。即下疳。见该条。
结扎疗法之一。适用于2、3期内痔。方法:肛门部消毒、局麻后,将内痔拉出肛外,以丝线在痔根处结扎,然后置凡士林纱条于肛内。术后服麻仁丸。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阳桃之别名,详该条。
见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为藁本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即产后病痉,详该条。
①经外奇穴名。出《新针灸学》。位于项部,当斜方肌外缘,后发际下1.5寸处。主治后头痛,项强,落枕,肩胛疼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②推拿穴位名。出《实用小儿推拿》。
即温肾。详该条。
推拿手法名。见曹锡珍《中医按摩疗法》。即抖法。详该条。
推拿手法名。即拉法。《备急千金要方·养性》:“左右换,前后拔。”
(?-1330)元医官。一译也里牙。西域拂林(东罗马)人。爱薛长子。任太医使,一度因赃罪除名。致和元年(1328年)又复命为太医使。至顺元年(1330年)封秦国公、崇福使。同年因宫廷倾轧被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