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吴普本草》。即常山,详该条。
推拿的古称。出《说苑》。《苍颉篇》:“矫,正也。”《易·说卦传》宋衷注:“曲者更直为矫,直者更曲为揉。”一说矫通挢,是举的意思。
病证名。见《叶氏女科证治》卷二。指孕后血聚养胎,阴血不足,或因气怒痰阻气血,而致手足不举,体用不遂的病症。《叶氏女科证治》:“妊娠手足不能举动,乃痰闭气血也,宜乌药顺气汤(乌药、僵蚕、川芎、白芷、陈皮
【生卒】:十四世纪【介绍】:元代医生。江西人,与滑寿同时。善用灸法治病。据文献记载:一富翁久患腹泄,药不能愈,子厚灸百会数十壮,泄即止。
①三焦之一。三焦的上部,从咽喉至胸膈部分。《灵枢·营卫生会》:“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上焦的主要功能是敷布水谷精气至全身,以温养肌肤、骨节,通调腠理。《灵枢·决气》:“上焦开发,宣
见《贵州草药》。为甘露子之别名,详该条。
①音gē。①人的上肢如胳臂,胳膊等。参见胳膊条。②腋下。《广雅·释亲》:“胳谓之腋。”②音gé。同骼,详骨骼条。③作络解。《灵枢·热病》:“索气于胃胳,得气也。”
经穴名。代号BL22。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三焦之背俞穴。位于腰部,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一说“除脊寸半”(《针灸资生经》)。布有第十胸神经后支的外侧皮支,深层为第一腰神经后支的外
书名。清·蒋宝素撰于1850年。全书分心、脾、肺、肾、肝五部,各部以病证分门,共43门,每门列举诸证以辨证处方。
指过劳而导致正气的耗损,为《内经》九种气机失常病证之。《素问·举痛论》:“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类经》注:“疲劳过度,则阳气动于阴分,故上奔于肺而为喘,外达于表而为汗。阳动则散,故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