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幼科金针》。即小儿积证。见该条。
见《赤水玄珠》。指经期。
病证名。多因痰涎郁于胞中,清气不升,经脉壅遏而致血崩。症见腹满或脐腹痛,下血量多成块,血出则快,血止则闷,或脐上动悸。治宜行痰降逆。方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半夏丸,或用旋复花汤等。
见清·王之翰《妇科胎产百病》。即经来白色。详该条。
见《类证治裁》卷二。即五味子汤第一方。见五味子汤条。
见《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陈皮、延胡索、郁金、菖蒲、牵牛子、五灵脂(醋炒)、莪术(醋炒)、牡丹皮、白芍药各500克,枳实((麸炒)1500克,龙胆草、青皮各1000克,郁李仁、沉香各250克
病名。明·赵献可《邯郸遗稿》:“胎前忽然不语者,谓之哑胎。”参见子瘖条。
【介绍】:见李助。
见《中国树木分类学》。为无患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勤轩遗稿》。即外眦。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