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针灸资生经》等作池头。即温溜,见该条。
病证名。又名产泄。《丹溪心法》:“产后泄泻,此余血渗入大肠为泄,洞泄不禁,下青白黑色,用荆芥大者四、五穗,于盏内烧灰,不得犯油火,入麝香研汤调下。此药虽微,能治大病,方名的奇散。”《张氏医通》卷十一:
经穴别名。《医学入门》:“精宫,专主梦遗,十四椎下各开3寸。”所指即志室穴。
见《陕西中草药》。为角蒿之别名,详该条。
见备急千金要方条。
见《圣济总录》卷八十四。又名瘴毒脚气。详该条。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马棘之别名,详该条。
运气术语。即寒化。因气寒而万物藏敛,故名。《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太阳所至为藏化。”谓太阳之气到来,寒水之气敷布,万物隐藏。
①《增补万病回春》卷五方。薄荷叶、楝参各五钱,生地黄一两,生甘草二两,桔梗三钱,山豆根八钱,冰片三分。为细末,炼蜜为丸,龙眼大,每一丸分三次,临卧噙入口中,津液渐渐化下。治咽喉肿痛,或声不清,或声哑,
见《临证指南医案》。即西瓜皮,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