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申时。《素问·脏气法时论》:“肝病者,……下晡甚。”参见十二时条。
证名。指邪气内结,胸腹胀满疼痛,手不可近者。多因太阳病、太少并病误下,表热内陷或实邪传里,与胸中水饮互结而成。《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脉浮而动数,……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
七情之一。因恐惧过度引致脏气病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恐伤肾。”《灵枢·口问》:“大惊卒恐则血气分离,阴阳破散,经络厥绝,脉道不通。”《素问·举痛论》:“恐则气下。”内脏病变可出现气怯惊恐。《灵
计算脊各椎骨的方法。《素问·气府论》:“大椎至骶下凡二十一节,脊椎法也。”
见《贵阳民间药草》。为朝天罐之别名,详该条。
见《石雅》。为云母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指位于上星穴处的痈。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一。又名顶门疽、佛头疽。由脏腑阴阳不调,热毒上壅而致。患处起核,色紫坚硬肿痛,脉洪大而数者为实,脉微细而数者为虚。治法:实证见外痈条,虚证见无头疽条。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赤胫散之别名,详该条。
详心气不固条。
见《本草纲目》。即威灵仙。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