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手法名。拍打法与击法的统称。见该条。
指人体津液的耗失与消亡。又称亡津。多因于误治(如误汗、误吐、误下)或热邪炽盛所致。
指肩臂部不能抬举。多因风湿外袭或由外伤、劳损所致。《灵枢·经筋》:“手阳明之筋,……其支者,绕肩胛,挟脊;直者,从肩髃上颈。“其病当所过者,支痛及转筋,肩不举。”《类证治裁》卷六:“阳明脉衰,肩胛筋缓
病证名。《症因脉治·喘症论》:“伤损喘逆之因,或饱后举重,或饥时用力,或号呼叫喊,伤损脏腑。”症见喝喝喘急,张口抬胸,不能接续,或胸胁作痛,或吐紫血。脉或促或结,大小不均,如至数不清,按之散乱者,多属
【介绍】:宋代医学家。字翼中。乌程(今浙江吴兴)人。1088年(元祐三年)进士,曾为奉议郎,所以有称他朱奉议的。后隐居杭州,自号无求子。专心研究仲景学说数十年,将《伤寒论》各证分类,设为百问加以解答,
①泛指胃腔。②经穴别名。《素问·气穴论》载:“上纪者,胃脘也。”王冰注:“谓中脘也。”后类经图翼》列作中脘穴之别名。而《针灸聚英》则作上脘穴之别名。见各该条。
病名。见《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①指由内脏虚寒,复感风寒所致的剧烈腹痛。《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寒疝者,阳气积于内,则卫气不行,卫气不行则寒气盛也。故令恶寒不欲食,手足厥冷,绕脐痛,自汗出
经验方。见《新编中成药手册》。珍珠、牛黄、冰片、黄连、甘草、青黛。为细末,外用适量,吹敷患处。功能清热解毒。治咽喉肿痛,口腔糜烂,牙龈疼痛,鼻窦脓肿,耳内流脓,皮肤溃烂等。
阳气虚衰的病机之一。阳虚则阴盛,阴盛则内寒。临床多见形寒肢冷及水肿、痰饮等症。非因外感寒邪,而是体内阳虚所致。《素问·厥论》:“其寒也,不从外,皆从内也。”参见内寒条。
针刺感应的简称,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