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斗门方》。为苍耳之别名,详该条。
出《外科证治全书》卷二。即唇风。详该条。
病名。见《诸病源候论·山瘴疟候》,即瘴疟,详见该条。
病证名。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指髋关节后脱位。详胯骨出条。
【生卒】:1824~1904【介绍】:晚清医家。字春农,又字继昭。江苏江都人。早年学医,长于外感证,兼精喉证。撰有《疫喉浅论》2卷,附补遗1卷、《会厌论》1卷(1875年刊行)。其治喉之法,主宗陈耕道
灸法之一。又称药物敷贴疗法,药物发泡疗法。指用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穴位处使其发泡的方法。古称天灸。运用本法时,应据病情选用适当药物和掌握敷药时间,发泡后需注意防止感染。临床上关节疼痛,敷贴疼痛部;哮喘
同肾气不固。详该条。
体表部位。见《银海精微》。即上睑。详该条。
病证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即原发性不孕症。详不孕条。
指将针从刺入的穴位内拔出。出《灵枢·厥病篇》。又称引针、去针、发针、拔针、退针,俗称起针。金·何若愚在《流注指微赋》中指出:“出针贵缓,急则多伤。”参见出针法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