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西本草选编》。为鲎藤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即甲疽。见该条。
即舌。详该条。
【介绍】:参见孙一奎条。
根据阴阳转化的观点,认为阳热的病证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阴寒的病证,有如夏热转变为秋凉冬寒。一般由热转寒多因正气耗伤,属病情逆转。如热性病热极伤阴,阴竭而至阳脱,出现四肢厥冷、大汗淋漓、脉微欲绝的亡阳证
见《中医方药学》。为五谷虫之别名,详该条。
即疏肝。详该条。
古刺法。十二节刺之一。《灵枢·官针》:“阴刺者,左右率刺之,以治寒厥。中寒厥,足踝后少阴也。”指左右配穴的刺法。用于治疗寒厥,如下肢寒厥,可针刺两侧足内踝后少阴经穴。
见《江西民间草药验方》。为大青根之别名,详该条。
古代医生职称。指专门为帝王和宫廷官员服务的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