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褥疮

褥疮

病名。即席疮之今称。见该条。

猜你喜欢

  • 肘后

    肘部的外缘。《灵枢·论疾诊尺》:“肘后独热者,肩背热。”《类经》卷五:“肘后,外廉也。手太阳之所行,故应于肩背。”

  • 恶毒疮

    病名。《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三。即恶疮。见该条。

  • 莲花细舌

    病名。系指舌下生物如莲花状者。《焦氏喉科枕秘》卷一:“此症因心经积热,及气郁劳伤,兼挟暑湿热之气而起,舌下生五峰,尖似莲花之状。三峰者轻,七峰者重。”治宜清心凉血、解毒祛痰。可选用犀角地黄汤、黄连温胆

  • 画眉架

    见《岭南草药志》。为鹰不泊之别名,详该条。

  • 骨蒸劳

    病名。见《太平圣惠方·治骨蒸劳诸方》。详骨蒸条。

  • 吴蒙斋

    【介绍】:见吴恕条。

  • 赤斑

    证名。指发斑见红赤色。见《诸病源候论·时气病诸候》。其中又以赤而红者为轻,紫赤者为重。《寿世保元·斑疹》:“若斑发赤红为胃热。”《温疫论补注》:“温疫发斑……稠密紫赤者凶。”《医学入门·赋杂症》以黑膏

  • 经络伤

    病名。指外伤引起经络气血损伤的病证。见《圣济总录·伤折门》卷一百四十四。多因跌打、碰撞伤及经络所致。伤后轻者脉道不畅,气机不顺,血流受阻,局部轻度肿痛;重者脉道破裂,血离经脉,或瘀留体内,气机受阻,或

  • 昏翳

    天昏地暗。《素问·五常政大论》:“其主埃郁昏翳。”《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甚则黄黑昏翳,流行气交。”

  • 白疕(bǐ 比)

    病名。为一种慢性落屑性皮肤病。见《外科大成》卷四。又名蛇虱、疕风、松皮癣。因风寒或风热郁于肌肤,营卫失调;或营血不足,运行不畅,瘀于肌表,致使肌肤失养而成此病。多发于四肢伸侧,次为头皮及躯干,常对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