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见《唐书·艺文志》。2卷。唐·刘禹锡撰于818年。刘氏集个人用于临床确有良效的方剂辑成此书。所收方药大多符合验、便、廉的原则,故在唐、宋方书中颇多引用。自元以后,渐次散佚。1959年,上海科技出
病证名。指黑睛生翳如云片状者。清·黄岩《眼科纂要》卷四:“眼初发,赤肿若难开,云障渐生失调理,久则血凝不散结成灾,玉翳白皑皑,肝病积热冲入眼胞来。”参见翳条。
指阴、阳、气、血亏损。《温疫论》下卷:“凡人大劳、大欲、及大病、久病后,气血两虚,阴阳并竭,名为四损。”四损的病人,即使感受的疫邪不严重,但由于正气亏虚,不耐攻邪,故治疗困难,预后较差。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胖大海之别名,详该条。
见《泉州本草》。为穿心莲之别名,详该条。
恶寒证之一种。《证治汇补·恶寒章》:“肺火恶寒,肺受火克,毛窍常疏,不能固腠理而洒淅恶寒者,必兼咳嗽咽干,治宜清金润肺。”方用泻白散去梗米加黄芩、杏仁、阿胶,或甘桔汤加酒芩、山栀、麦冬、五味、酸枣仁等
【介绍】:清代医家。字润安。江苏武进人。著述有《伤寒通解》、《伤寒金匮方解》、《医理摘要》等,刊行流传的有《本经疏证》、《本经续疏》、《本经序疏要》等。
病证名。《叶氏女科证治》:“形瘦多热多郁,血少气虚,宜服芩连四物汤,合开郁二陈汤。”
出《诸病源候论》卷十八。五疳之一。详五疳条。
【介绍】:宋代医家。撰有《朱旦伤寒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