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蝼蛄疖

蝼蛄疖

病名。常见头皮疮疡之一。见《外科大成》卷三。又名曲蟮拱头蝼蛄窜穴。由暑热生疖失治所致。多发于小儿头皮,初起为毛囊性丘疹,逐渐增大如黄豆至梅李大小之疖肿,根底坚硬,继之形成脓肿,多自溃浓出;因脓泄不畅,则根底坚硬不易消退;疮内隔膜相裹,故愈而又发;亦有疮口经久不敛,使头皮串空者。治宜凉血解毒,内服五味消毒饮化裁;如疮口久不收敛者,服四妙汤外治宜进行扩创,将串空头皮剪通,使无藏脓之处,用菊花煎水日洗一次,外贴千锤膏或生肌玉红膏收口。相当于穿掘性毛囊炎。

猜你喜欢

  • 剑丹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瓦韦之别名。详该条。

  • 腹上麻痹

    证名。指腹部皮肤麻木不仁。见《医学入门》卷八。《杂病源流犀烛·腹少腹源流》:“夏月洗浴后,往往露腹当风,其腠理开,邪因入皮毛,适与卫气相值,因搏击而为麻顽不仁。”可用葱白煮食治疗。

  • 异气

    即疫疠之气。见疠、戾气各条。

  • 去火毒

    中药炮制法之一。指除去膏药的火毒。膏药熬成后,如果立即涂贴皮肤上,能刺激皮肤,轻的发痒,重的起水泡,甚至引起溃烂。去火毒的方法有二:①把刚制成的膏药,放置阴凉地方若干时日。②浸泡在井水或凉水内几天后待

  • 海草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海带之别名,详该条。

  • 医门黑锡丹

    即黑锡丹第二方,见黑锡丹条。

  • 针灸经穴模型

    针灸教具名。是标示体表经络循行路线和经穴位置的人体模型。多用塑料或石膏制作。供针灸教学和临床参考之用。

  • 正骨范

    书名。一名《中国接骨图说》。2卷。日本·二宫彦可撰。刊于1808年。作者鉴于近代西医正骨唯重器械而不讲手法,遂据吉原杏荫之正骨手法,结合自家经验,编纂而成。上卷收正骨总论、脉症治法、用药法、夹缚固定法

  • 浑浑

    喻脉来浑乱。《素问·疟论》:“无刺浑浑之脉。”《素问·脉要精微论》:“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王冰注:“浑浑言脉气混乱也。”

  • 气血虚弱痛经

    病证名。属痛经证型之一。由于体质素虚,气血不足,经行之后气血更虚,以致冲任胞脉失养。症见经后小腹绵绵作痛,喜温喜按,经血量少,色淡质稀。治宜补气养血,扶脾止痛。方用内补当归建中汤,或用民间方:红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