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汇考卷四百五十七。即蛇身。详该条。
见大椎条。
骨名。即趾骨。左右共28块,较之指骨粗短。
见医述条。
【介绍】:清初医学家。字韵伯,号似峰。原籍浙江慈溪,后迁居吴之虞山(江苏常熟)。钻研《内经》、《伤寒论》颇有心得,撰《内经合璧》,已佚。另有《伤寒论注》、《伤寒论翼》、《伤寒附翼》,合称《伤寒来苏集》
①见《药材资料汇编》。为南沙参之处方名。②见《本草从新》。为荠苨之别名。各详该条。
皮肤上细小的皱纹。《灵枢·阴阳二十五人》:“面多少理。”
见《张氏医通》卷十三方。即鹿茸丸第三方,见鹿茸丸条。
十五络脉之一。出《灵枢·经脉》。即足太阴络脉,见该条。
出《素问·刺禁论》。其义有二:①谓肝气主升。根据左升右降的理论,故肝的行气部位在左。元·滑伯仁《十四经发挥》:“肝之为脏……其治在左。其脏在右胁右肾之前。”②《素问》原文“藏有要害,不可不察,肝生于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