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相合之一。肺为脏,属阴;大肠为腑,属阳。其经脉互相络属,互为表里。《灵枢·本输》:“肺合大肠,大肠者,传道之腑。”肺气肃降下行,能促进大肠传导糟粕;大肠传导通畅,肺气才能清肃通利。在治疗方面,通大
病名。见《增订治疔汇要》卷上:“喉疔,急症也。生于喉间,形如靴钉,尖而且长,紫黑坚硬,初起麻痒,旋即大痛。”系指发于喉内两旁之疔。初起但觉喉内麻痒,断而迅速疼痛,或发寒热。多因肺胃火燔,邪热内侵,郁久
病证名。又名经来黄色、月水色黄。《竹林寺妇科秘方考》:“经来如黄泥水,全无血色,乃大虚大寒,不可用凉药,宜乌鸡丸,服半月,非但病愈,兼能怀孕,再用加味四物汤(四物汤加乌药、延胡索、小茴香、生姜、黑枣)
书名。4卷。明·薛己撰。刊于1571年。卷1载疮疡诊候辨证共21论;卷2~3以病证为纲,分论全身各部疮疡共30余病的证治,并附验案;卷4总列疮疡各证治疗方剂。现有《薛氏医案》本。
见《广东中医》4(1):40,1959。为茶子饼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8卷。清·肖赓六撰。刊于1684年。本书汇辑历代有关妇科著作中的理论和证治,依类选编,共分月经、嗣育、胎产、产后、崩带、带下和杂证七门,列病证163种,引录各家论述700余条,并附加按语,予以补
出《神农本草经》。为泽泻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名。代号BL46。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一说“除脊各三寸取穴”(《针灸资生经》)。布有第六、七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并有肋间动、静脉后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兰香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鸡峰普济方》。即橘皮,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