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眼疔
病名。即指疔。详该条。
病名。即指疔。详该条。
见杨敬斋针灸全书条。
见《广东中草药》。为鸡骨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本草纲目》卷十三贝母条下。即人面疮,见该条。
见《质问本草》。为泽漆之别名,详该条。
舌苔色黄而暗晦,主阳热亢盛。
病证名。见《验方新编》卷五。婴幼儿夏暑季节,腹泻,排出物如水样。多因感受暑湿之邪,浸渍肠胃所致。其症多兼小便赤涩或小便不通。治宜清暑利湿,用四苓散加木瓜、木通、车前子。
病名。见《东医宝鉴》卷四。详胞痹条。
古病名。指胁下胀满,气逆息难或有形块的病症。《素问·奇病论》:“病胁下满,气逆,二三岁不已,是为何病?歧伯曰:病名曰息积,此不妨于食。”《证治准绳·积聚》:“息积,乃气息痞滞于胁下,不在藏府荣卫之间,
见《湖南野生植物》。为昆明鸡血藤之别名,详该条。
指针刺得气后每隔一定时间断续地给予捻转或提插等操作,使患者的针感得到保持或加强。每次运针或间时间隔可视病情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