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薛古愚

薛古愚

【介绍】:

宋代人。著《女科万金方》1卷。

猜你喜欢

  • 横络

    指络脉。《灵枢·刺节真邪》:“此必有横络。”或指络脉之较小者。《针经指南》:“络有一十五,有横络三百余,有丝络一万八千,有孙络不知其纪。”

  • 金郁泄之

    治则之一。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王冰注:“金郁泄之,谓解表、泄小便也。”金郁,指肺气不利;泄,宣泄。如因肺气不利,不能通调水道,以致咳嗽气喘而水肿,须用宣通水道法。如风寒袭肺,肺失肃降,鼻塞喉痒,

  • 乌麻子

    出《备急千金要方》。为黑脂麻之别名,详该条。

  • 神秘陷脉散

    《疡科选粹》卷二方。黄芪、人参、当归(酒洗)、赤芍药、川芎、乳香、没药各五分,粉甘草、橘红、地骨皮、五加皮、忍冬叶各七分。水、酒各半煎,调乳香、没药服。功能托里消毒,行气破血。治痈疽初起。

  • 上焦主纳

    指上焦的主要功能是摄纳空气与饮食。《难经·三十一难》:“上焦者……主内而不出。”

  • 三结交

    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与任脉的交会穴——关元穴。《灵枢·寒热病》:“三结交者,阳明太阴也,脐下三寸关元也。”

  • 热邪

    病因之一。致病特点是出现热性、阳性的实证。如发热息粗,红肿,焮痛,便秘等。热吐病证名。又名胃热呕吐。小儿因胃热而致的呕吐。元·朱震亨《幼科全书》:“热吐食化,不恶食。”多因乳食停积化而为热;或夏秋暑热

  • 破气

    指能够疏利气机,破除郁滞积结之气的治疗方法。具有这种治疗作用的药物,如青皮、枳实等,则称破气药。《温疫论》上卷:“若专用破气之剂,但能破正气,毒邪何自而泄?胀满何由而消?”

  • 疳眼

    病证名。出《龙木论》。又名疳涩眼。《儒门事亲》:“凡小儿疳涩眼,数日不开,皆风热所致。”《证治准绳》:“肝者眼之候,上膈伏热,痰涎壅滞,以致肝风入眼,赤肿翳生,眵泪烂眶,痛痒揉擦,昏暗雀盲,甚至经月合

  • 北刘寄奴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铃茵陈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