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上海中医学院《中草药学》。为胡颓子叶之别名,详该条。
①身体。《荀子·劝学》:“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②妊娠。《脉经》:“妇人经自断而有躯。”
出《证治准绳·女科》。即分娩。详该条。
元代医官职称。为低级官员,共2人。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参见太医院条。
见《石药尔雅》。为消石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清抄本《外科或问》(著人未详)。即瘰疬。详该条。
出《南越笔记》。即含羞草,详该条。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二。亦名子痢、胎前赤白痢。病因孕后内伤饮食生冷,或外受暑湿热毒之邪,以致里急后重,腹痛,下痢赤白,日夜无度,若阳气下陷则胎易坠。由饮食所伤者,初起腹痛,里急后重者,宜香连
病证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即摊缓。详该条。
病名。由汗液淹淅皮肤皱折部位引起的湿疡。《外科启玄》卷九:“肥人多汗,久不洗浴,淹淅皮肤,烂成疮者,痛不可忍。”用真蛤粉、滑石粉各等份撒疮上。经常保持皮肤清洁,可以预防发病。相当于间擦性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