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舌蹇(jiǎn 剪)

猜你喜欢

  • 湿痹

    病名。①指湿气盛而成痹者。见《金匮要略·痉湿喝病脉证并治》。又名着痹、肌痹。《证治准绳·杂病》:“湿痹者,留而不移,汗多,四肢缓弱,皮肤不仁,精神昏塞。”《症因脉治》卷三:“湿痹之症,或一处麻痹不仁,

  • 七方

    指七种组成不同的方剂。即大方、小方、急方、缓方、奇方、偶方、复方。详各条。方剂组成的分类最早见于《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治有缓急,方有大小。”“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奇

  • 耿肱

    【介绍】:宋代医生。撰《养生真诀》1卷,佚。

  • 刺禁论篇

    《素问》篇名。本篇讨论针刺禁忌问题,故名。内容介绍人体禁刺部位,以及误刺的不良后果。文中还指出在暴饮暴食、饥渴、过度劳累,情绪剧烈波动的情况下,不宜立即针刺,否则容易发生意外。

  • 木香破气散

    《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二方。香附四两,乌药、姜黄各二两,炙甘草、木香各五钱。为末,每服二钱,盐汤送下。治中焦气滞,脘腹刺痛。

  • 脾惊

    脏腑惊证之一。出《小儿病源方论》。详脏腑惊证条。

  • 口寸

    同身寸之一。以患者本人两口角间宽度为1寸量取穴位,故名。《肘后备急方》救卒客忤死方:“又方,以绳横度其人口,以度其脐,去四面各一处,灸各三壮。”又《千金要方》:“风眩……灸法,以绳横度口至两边,既得口

  • 化痰青

    见《四川中药志》。为九头狮子草之别名,详该条。

  • 补土派

    金元时期的一个医学派别。详见金元四大家条。

  • 痘风眼

    病名。见《青囊真秘》卷一。痘疹余毒未尽,复受风邪,致眼中作痒,睑弦红赤溃烂,俗称痘风眼。治法:以祛风清热解毒为主,睑弦湿烂者,尚需除湿止痒,宜选服加减四物汤或除湿汤。外以内服药渣煎水薰洗,再点眼药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