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腹满

腹满

证名。俗称肚胀。指腹部胀满的感觉。《素问·藏气法时论》:“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伤寒明理论》卷一:“腹满者,俗谓之肚胀是也。”有虚实寒热之分。《本经疏要》卷三:“胀满而按之痛者为实,不痛者为虚;胀满而时能减者为寒,不减者为热。厚朴生姜甘草人参汤大建中汤附子粳米汤,虚而寒者之治也;大承气汤大柴胡汤厚朴七物汤厚朴三物汤,实而热者之治也。”亦可见于蛊胀病。《医林绳墨·臌胀》:“由山岚蛊毒之气,因感入腹,聚而不散,结为腹满之症。治当利其肠胃,去其寒积,则蛊自除,而胀可平矣。如承气汤加黄连、甘草、雄黄槟榔之类。”参见蛊胀条。

猜你喜欢

  • 翕翕发热

    证名。指轻微发热。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论条辨》:“翕翕发热,乃形容热候之轻微。”《内外伤辨·辨寒热》:“翕翕发热,又为之拂拂发热,发于皮毛之上,如羽毛之拂,明其热在表也。”为太阳中风

  • 马蜞

    出《本草经集注》。为水蛭之别名,详该条。

  • 肾筋

    推拿穴位名。即黑筋,具体详该条。

  • 降诞

    见《叶天士女科诊治秘方》。即分娩。详该条。

  • 香柴

    见《草药手册》。为岗松之别名。详该条。

  • 沸水菊

    见《广西中药志》。为千日红之别名,详该条。

  • 昼热

    证名。指白天发热,或热在白天升高。《证治准绳》卷一:“昼则发热,夜则安静,是阳气自旺于阳分也。……昼热则行阳二十五度,柴胡饮子。”《增补万病回春·发热》:“夜则静,昼则发热者,此热在气分也。小柴胡汤加

  • 水陆三仙膏

    《医方经验汇编》方。鲜荷叶2~3张(捣烂),鲜菊叶1握(捣),赤豆(研细面)30克。蜜和调涂局部。治重证大头瘟,头面焮肿,破流秽水,状如烂瓜。

  • 村居救急方

    书名。7卷。清·魏祖清辑。撰年不详。书中收录民间简便验方,分为外感、内伤、杂症、妇人、小儿、外症和五绝7类。现有《三三医书》本。

  • 黑花凝翳内障

    病名。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即黑水凝翳内障。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