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审视瑶函》。症与眼弦赤烂同,参见该条。
即四气街。《灵枢·动输》:“四街者,气之径路也。”见气街条。
同解痉。详该条。
【生卒】:1546~1627?【介绍】:明代医家。字仲淳,号慕台,江苏常熟人。少时多病,年长嗜好医术,尤精于本草,为人疗病,每奏良效。在内、外、妇、儿等科临证上,颇多心得。对《神农本草经》一书十分推崇
出《药性论》。为砂仁之处方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承泣。见该条。
切脉指法。用重指力按脉,以求沉分之脉象。《诊家枢要》:“重手取之曰按。”
两种属于阴的性质重合于同一事物上,示阴寒之弥漫。①夜半为重阴。日为阳,夜为阴,夜半为阴中之阴,故名。《灵枢·营卫生会》:“夜半而阴陇为重阴。”故人之体温(正常或病态)多于夜半而降。②病色之重阴。古人分
古针具名。《灵枢·九针十二原》:“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意同微针,见该条。
见《证治准绳·幼科》。即小儿偏风,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