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脱色

脱色

脸色泛白,如脱去颜色之状,可见于突然惊恐或晕针。《素问·刺禁》:“刺郄中大脉,令人仆,脱色。”

猜你喜欢

  • 冰翳

    病名。①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即冰翳内障,详该条。②似指某些并发性白内障。“冰翳初患,头额眉睑遍痛,眼中赤涩。此由肝脏积热,久成内障,其翳如冰,瞳人渐大。”(《古今医统》)

  • 屠光远

    【介绍】:北宋医生。善针灸,民间流传其用针治难产的验例。

  • 鼻干

    证名。见《素问·热论》。为多种疾病常见症状之一。由风热所致者,症见头痛发热,鼻内干燥,脉浮。治宜辛凉解表,用麻杏石甘汤加减。由肺燥所致者,症见鼻燥、鼻咽干、无涕,唇口干渴;或伴有干咳、咯血,舌红,苔干

  • 十二经脉病候

    指手太阴、手少阴、手厥阴、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和手阳明、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足太阳、足少阳十二条经脉及其所属脏腑的生理功能发生异常时出现的一类证候。十二经“外络于支节,内属于腑脏”,故经络病变,

  • 拂拂发热

    证名。即翕翕发热。《内外伤辨惑论·辨寒热》:“翕翕发热,又为之拂拂发热。”详见该条。

  • 风牙痛

    病名。指牙痛之因于风者。参见牙痛条。

  • 卧产

    见《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指产妇临产时,背平着蓆,体不倦曲,使儿易产,所采取的体位,称卧产。

  • 腧穴电离子透入法

    通过直流电治疗机将药物离子导入穴位、经络或病变部位,以发挥药物、穴位、经络综合作用的治疗方法。使用时,先将药液匀洒在药垫上,置于穴位或局部病变皮肤处,辅极放在颈或腰部,然后接好两个电极板,打开治疗机进

  • 火罐气

    拔罐法的古代名。出《本草纲目拾遗》卷二。详火罐法条。

  • 出《素问·刺热篇》等篇。指脊柱骨的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