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脚拳

脚拳

病证名。即脚趾挛缩不展。《太平圣惠方》第八十九卷:“夫小儿脚拳,由在胎之时,其母脏腑内有冷积,为风邪所乘,儿生之后,肾气不足,气血未营,故令脚指拳缩不展。”治宜益肾、和血、祛风、舒筋之剂。

猜你喜欢

  • 秘真丹

    《医学衷中参西录》方。五倍子30克,甘草24克。为细末,每服3克,竹叶煎汤送下,日二次。治淋证已愈,因淋久气化不固,遗精白浊者。

  • 牛角藤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古钩藤之别名,详该条。

  • 气虚崩漏

    病证名。多因素体虚弱,忧思不解,或饮食失节等损伤脾胃,以致气虚冲任不固,血失统摄。症见阴道出血量多,或淋沥不止,色淡质稀,疲倦气短懒言,不思饮食等。治宜补气固摄。方用举元煎,或补中益气汤。血多加阿胶、

  • 癫痫白金丸

    即白金丸,见该条。

  • 紫外线穴位照射疗法

    用紫外线照射穴位的治疗方法。用白布方巾一块,中剪一孔,以孔对穴,用紫外线发生器进行照射。照射量成人以2个生物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到5~6个生物剂量。小儿采用该灯的平均生物剂量。可以治疗哮喘、慢性支气管炎

  • 莲花姜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蘘荷之别名,详该条。

  • 柞子

    见《本草纲目》。为橡实之别名,详该条。

  • 伤寒夹惊

    病证名。小儿因惊又感寒邪,或因伤寒郁久化热,热极风生而邪乘于心,发为搐搦者。其症多兼壮热,头痛,鼻塞流涕,畏寒拘急。治宜解表清热。用羌活汤(《张氏医通》:羌活、防风、荆芥、紫苏、川芎、赤芍、枳壳、山楂

  • 骨蒸

    病名。①五蒸之一。因形容其发热自骨髓蒸发而出,故名。《外台秘要》卷十三:“骨髓中热,称为骨蒸,”《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蒸病有五。一曰骨蒸,其根在肾,旦起体凉,日晚即热,烦躁,寝不能安,食无味,

  • 药瓜

    见《四川中药志》。为栝楼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