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脂麻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亚麻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亚麻之别名,详该条。
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枇杷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榕须之别名,详该条。
见《草药手册》。为金线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即珍珠母,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一。指有头疽生于脑后玉枕穴者。证治见有头疽条。
即耳垢。
《素问》篇名。志,与誌同,就是针刺疗法的辨证准则。本篇以形与气、血与脉以及饮食与气,气与身体寒热虚实的对比,说明疾病的正常与反常现象。进而阐述邪正虚实与针刺补泻原则,故名。
病证名。明·赵献可《邯郸遗稿》:“胎前暑泻,以胃苓汤加香薷、扁豆、煎好冷服。”即妊娠暑泻。详该条。
和法之一。用消除秽浊药,攻逐伏于膜原间的病邪。温疫或疟疾初起,邪伏膜原,憎寒壮热,或一日一次,或一日三次,发无定时,胸闷呕恶,头痛烦躁,舌苔白或垢腻,脉弦数。用达原饮。透邪破结,溃散伏于膜原之疫邪。
【生卒】:约九世纪初【介绍】:唐代人。根据民间传说,撰《何首乌传》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