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胡仕可

胡仕可

【介绍】:

元代医家。字可丹。宜丰(今属江西)人。撰有《本草歌括》(1295)一书。

猜你喜欢

  • 曲颊

    又名曲牙。颊,是面的两旁,因其屈而向前,故称曲颊。相当于下颔骨角。《灵枢·本输》:“手太阳当曲颊。足少阳在耳下曲颊之后。”

  • 进针管

    针刺辅助器具。呈管型,长度略短于所用毫针,粗细以通过针尾为度。应用时将针放入管内,置于穴上,以指力弹击针尾,使针迅速刺入皮内,可以减轻疼痛。

  • 肺死脏

    肺脏真气已绝的脉象。浮取虚,按之如葱管中空。《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肺死脏,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下无根者,死。”

  • 脐寒泻

    病证名。见《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又名脏寒泻。因婴儿断脐失护,风冷乘入,传于脏腑而引起。症见粪色清白,腹痛肠鸣。先用和气饮(苍术、紫苏、防风、赤苓、豆豉、藿香、陈皮、厚朴、炙甘草、生姜),温散

  • 寒呕

    病证名。《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病者胃中寒,心下淡淡,四肢厥冷,食既呕吐,名曰寒呕。或因伤食,多致伤胃气;或因病曾经汗下,致胃气虚冷之所为也。”选用四逆汤、生硫黄丸、灵液丹、丁附汤等方。参见胃寒

  • 松藤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昆明鸡血藤之别名,详该条。

  • 冷涎呕吐

    病证名。见《金匮翼·呕吐统论》。又名冷涎泛、冷痫。因痰饮伏于中脘所致。症见胸闷恶心,泛吐痰涎,遇冷即发。治宜温化痰饮。用吴茱萸汤、旋复花汤、新法半夏汤、挝脾汤等方。参见痰饮呕吐条。

  • 白为寒

    五色主病之一。出《灵枢·五色》。面部色白为阳虚气血不足的证候。阳气不足,气血不能上荣于面,故面白。阳气虚弱,阴盛于内,寒从内生,故为寒。

  • 雨伞菜

    见《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为兔儿伞之别名,详该条。

  • 太乙玉枢丹

    即紫金锭,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