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治准绳·幼科》。即冷疳。详该条。
病名。见《丹溪心法·痓》。即阳痉。详该条。
【介绍】:见张曜孙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六棱菊之别名,详该条。
出《洪氏集验方》。为忍冬藤之别名,详该条。
霍乱专著。2卷。清许起撰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作者认为霍乱有寒热之分,热霍乱是感受夏秋湿土之气,邪从热化;寒霍乱是因人体中阳气素虚,复贪凉喜冷,湿从寒化。两者证治不同,治当详辨,附列效方若干。现
病证名。又称积结泻。因饮食积滞而致。《张氏医通·大小府门》:“积滞泄泻,腹必绞痛方泄者是也,平胃散加磨积药。”参见食积泄泻条。
古病名。见《时后备急方》卷七又称水毒病。详该条。
见《滇南本草》。为铁马豆之别名,详该条。
指体内重浊下降或浓厚的物质。如存于五脏的水谷精微物质,归于六腑的饮食糟粕等,均属浊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