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州植物志》。为荠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大黄之处方名,详该条。
病名。徐大椿《女科旨要》:“肝肾阴亏,相火炎上,不时均令心烦,且亦令人作躁谓之子燥。”即孕悲。参见该条。
五行学说术语,见《类经图翼》。系把六、七、八、九、十等五个自然数分别配属水、火、木、金、土,称为“五行成数。”具体内容和意义参见“五行生数”条。
病证名。指寒邪积滞胃中而致的呕吐。多因乳幼儿沐浴受凉,风寒由肌表入胃,寒邪积滞不化,气逆而吐所致。明·邓景仪《医经会解》:“寒积吐,清浊混出,不作腥臭,吐汁久澄,清浮浊底。”临床可伴有面唇苍白,形寒、
位于外耳道以外的全部耳壳的统称。由软骨及皮肤构成。又名耳壳。参见耳条。
见删注脉诀规正条。
见《草药手册》。为瑞香花之别名,详该条。
出《名医别录》。为玉竹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六。即噎膈。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