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福建中草药》。又名薅田藨根。为蔷薇科植物茅莓Rubus parvifolius L.的根。苦、甘,微寒。清热凉血,祛风利湿,散瘀消肿。①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风湿痹痛
病证名。见《本草纲目》卷二十二胡麻油。即油风。详该条。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磁石之处方名,详该条。
出《本草拾遗》。为狼把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仲景全书条。
指五脏疾病的传变和转化。有按五脏生传化者,有不按这一规律传化者。根据不同的病因、体质等因素而异。《素问·玉机真藏论》:“然其卒发者,不必治于传;或其传化有不以次,不以次入者,忧、恐、悲、喜、怒,令不得
见《陕西中草药》。为蓝布正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猪鬃草之别名,详该条。
又名门齿、门牙。即今之切牙。儿生八月板齿始生。详门牙条。
诊法。出《望诊遵经》。望面部色泽用以推断疾病的预后。人体内在气血盛衰,可外现于面部色泽,尽管病色各有不同,总以明润光泽,预后较好;枯晦不泽,预后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