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名。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中医眼科学》。泛指今之脉络膜、视网膜。
证名。多由热毒结于胃经,或杨梅疮毒上攻所致,症见小舌生出白点或红肿而烂。治宜泻火解毒,可选用黄连解毒汤、五味消毒饮、清胃散等加减,或参见杨梅疮条。
见《新华本草纲要》。为马缨花之别名,详该条。
指上眼睑,又称目上弦。见目弦条。
病名。即经行情志异常。详该条。
证名。见《理虚元鉴》。多因伤食劳倦,或思虑过度,或房室不节,脏腑内伤,复感外邪所致。症见四肢倦怠,面色淡黄,胸闷,不思饮食,或见恶寒发热,脉沉迟软弱。迁延日久,则见黄肿、痰嗽、潮热等症。治宜审察表里,
【生卒】:1892~1979【介绍】:四川成都人。毕业于四川高等师范学校理化部,留校任教。曾从成都名医董雅庵学书法古文,并习医,后即以医为业。历任四川国医学院副院长、院长,四川医学院中医教研室主任,成
参见景景医话条。
眼科病证。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中医眼科学讲义》。即赤脉传睛。详该条。
亦称七怪脉。详七怪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