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肾经咳嗽

肾经咳嗽

病名。又称肾咳。指肾虚引起的咳嗽。《症因脉治·内伤咳嗽》:“肾经咳嗽之症,咳则腰痛五心烦热涌泉热,阴火上炎,时见干咳,痰味带咸,此肾经咳嗽也。”多因劳伤肺气,金不生水,色欲过度,水虚火旺,肾火刑金,或真阳不足,水泛为痰所致。治疗如劳伤肺气,金不生水,生脉散四君子汤;左尺滑数,知柏天地煎真阴涸竭,人参固本丸三才丹;右尺虚软,生脉散;真阳不足,八味丸主之。”亦有肾经受寒而致者。《不居集·咳嗽》:“肾经咳嗽,肾咳之状,咳则腰脊相引而痛,甚则咳涎,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参见咳嗽、肾咳条。

猜你喜欢

  • 香砂宽中丸

    见《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四。即香砂宽中汤作蜜丸。治证同。见香砂养胃汤条。

  • 久持索然

    脉诊术语。切脉经久按之后,很难摸及;或初按时指下浮大,久按反觉难以捉摸。这种情况,不论新病久病,有热无热,均属正气大虚。

  • 偏食

    指偏嗜某种食味或食味过浓的不良习惯。《素问·五脏生成篇》:“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胝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 孙廉

    【介绍】:宋代医家。履贯欠详。撰有《金鉴方》一书,已佚。

  • 培土抑木

    治法之一。即健脾疏肝。用健脾疏肝药以治疗肝旺脾虚的方法。症见两胁胀痛、不思饮食、腹胀肠鸣、大便稀溏,舌苔白腻,脉弦等。培土常用山药、苡仁、白术、茯苓等;抑木常用柴胡、白芍、佛手、青皮等。常用方如逍遥散

  • 卢橘

    出《汉书》。为金橘之别名,详该条。

  • 心悗(mèn 闷)

    证名。指心中烦乱而闷者。多由下元精气不足或血虚阴火炽盛引起。《灵枢·口问》:“下气不足,则乃为痿厥心悗。”《证治准绳·杂病》:“荣气不营,阴火炽盛,是血中伏火,日渐煎熬,血气日减,心包与心主血,血减则

  • 辟积

    重复或累积。《素问·生气通天论》:“辟积于夏,使人煎厥。”

  • 吕仙

    【介绍】:见吕夔条。

  • 见气消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牛奶浆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