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肾实热

肾实热

肾经邪热炽盛的病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病苦舌燥咽肿心烦嗌干胸胁时痛,喘咳汗出,小腹胀满,腰背强急,体重骨热小便赤黄,好怒好忘,足下热疼,四肢黑,耳聋,名曰肾实热也。”又:“病苦痹,身热心痛,脊胁相引痛,足逆热烦,名曰肾实热也。”可伴小便涩痛等证。治宜清利湿热为主,选用清源汤榆白皮饮地黄汤等方。

猜你喜欢

  • 杨介

    【生卒】:十二世纪【介绍】:北宋医家。字吉老。泗州(今安徽盱眙)人。崇宁年间(1102~1106年)泗州杀刑犯,郡守李夷行派遣医生、画工剖腹观察,将所见绘成图,杨介一一加以校正,作《存真图》1卷。对人

  • 舌涩

    即舌謇。详该条。

  • 胃疟

    病名。疟疾的一种。亦称食疟。《素问·刺疟篇》:“胃疟者,令人且病也,善饥而不能食,食而支满腹大,刺足阳明太阴横脉出血。”参见食疟条。

  • 脏腑娇嫩

    小儿脏腑生理特点之一。《小儿药证直诀》:“小儿在母腹中,乃生骨气,五藏六府,成而未全。”《幼科类萃·小儿初生总论》:“惟小儿脏腑娇嫩,血气懦弱,肌体不密,精神未备。”《小儿病原方论》:“小儿一周之内,

  • 风毒喉肿

    病症名。见《杂病源流犀触》卷二十四。多由风热痰毒上冲,致咽喉肿痛,汤水难下,或身发寒热,或颈生瘰疬。治宜疏风解毒,清热涤痰。用清气化痰丸加荆芥、薄荷、防风、僵蚕等,或用小陷胸汤加减。

  • 徐汝元

    【介绍】:见徐春甫条。

  • 项中疽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脑疽。见该条。

  • 折伤吐血

    病证名。《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折伤吐血证治。病者因坠内肭,致伤五脏,损裂出血,停留中脘,脏热则吐鲜血,脏寒则吐瘀血,如豆羹汁,此名内伤。”可用加味芎汤。

  • 黄芪补气汤

    《傅青主女科》卷下方。黄芪一两,当归(酒洗)一两,肉桂五分。水煎服。治妊妇畏寒腹疼而堕胎者。

  • 四蕊三角瓣花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黄根之别名,详该条。